株式會社日立制作所與日立(中國)財務有限公司于2015年7月下旬導入人民幣跨境資金池制度,以期實現在中國市場的穩定的資金統籌調配,以及盈余資金在中日兩國間的融通,進一步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近年來,中國的經濟增長主導模式逐步從投資轉向內需,亟需構建起可有效配置資源的金融體系。隨著利率市場化、民間資本準入等金融政策的不斷放開,中國人民銀行于2014年2月20日頒布了《關于支持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擴大人民幣跨境使用的通知》,對在上海自由貿易區實施人民幣跨境資金池制度的可能性進行了明確規定。依照該通知,在中國工商銀行的協助下,日立搭建起了可實現中日間盈余資金融通,并進一步提高資金效率的資金融通體系。
該資金池制度的建立,完善了從日本方面募集資金的體制。日本方面的盈余資金匯到中國后,在償還外部借款的同時,也可確保滿足中國方面需求的資金流動性。當中國方面的資金盈余時,還可將人民幣匯到日本,進一步提高了資金使用效率。
根據于2011年3月公布的“十二五規劃”,中國政府正在以新常態為基準積極擴大內需,發展低碳社會和綠色經濟。同時,新興產業的培育、高附加值產品等創新事業也被寄予厚望。新常態化的目標之一在于實現向高附加值領域的轉型,這恰與日立正在推進的社會創新事業方向一致。中國是日立最重要的海外市場,今后日立將通過順暢的資金供給,為推進中國事業戰略提供有力的支持,同時為中國的持續發展做出貢獻。
2015年7月21日,株式會社日立制作所、株式會社日立醫療器械、日立阿洛卡醫療株式會社聯合宣布,將于2016年4月1日設立由日立醫療及日立阿洛卡醫療的制造部門組合而成的制造子公司,并由日立吸收兼并日立醫療及日立阿洛卡醫療。
當今醫療健康領域備受矚目,預計醫療相關市場今后的年增長率將達到5%以上。日立對在醫療健康事業領域的發展充滿期待,將會在影像診斷設備及癌癥治療設備等既有事業基礎上,提供將多年技術經驗與IT相融合的全新解決方案,并將其定位為社會創新事業的重中之重。通過本次結構重組,不僅實現了高效化經營管理,也強化了高品質、低成本的產品制造能力,實現了產品競爭力的提升。
今后,日立將進一步強化臨床診斷、檢查?藥物樣品、信息科學這三大核心領域,同時與信息通信系統公司等社內公司攜手,提供與以上核心領域相結合的解決方案及服務。通過對Care Cycle(完整關護周期)?創新、醫療創新的投入,加速推進醫療健康事業的發展戰略,舉日立集團之力憑借醫療健康創新實現醫療品質和效率的提升。
日立的粒子線癌癥治療系統
株式會社日立汽車系統的中國地區總部日立汽車系統(中國)有限公司與日立(中國)有限公司為進一步擴大在華汽車零部件系統事業,決定在重慶市建立新制造基地。
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今后的進一步成長也備受矚目,預計未來中國國內的汽車生產將持續擴大。目前,從事日立汽車零部件系統制造事業的13家關聯子公司正著重在華東、華南等沿海地區開展并擴大中國事業。今后,滿足汽車制造商在內陸地區擴大基地的需求,將在全球戰略中越發重要。因此,日立集團計劃于2016年在地處內陸的重慶建立新制造基地。
為滿足汽車制造商的本地化支援要求,日立汽車系統與日立(中國)擬在重慶市兩江新區設立新公司。新公司擬占地約17萬平方米,以2018年開始量產為目標,生產需求量較高的底盤產品以及發動機零部件,并擴大相關事業。
今后,日立集團也將響應世界各地的需求,植根當地、加強支持,在以中國地區為首的全球汽車市場中進一步擴大汽車零部件系統事業。
名稱:日立汽車系統(重慶)有限公司
所在地:重慶市兩江新區區內
設立時間:2016年
資本結構:日立汽車系統(中國)有限公司 90%
日立(中國)有限公司 10%
資本金:300百萬元人民幣 (2017年計劃)
北京日立北工大信息系統有限公司宣布,其研發的日立“智尋”高速人臉檢索與識別系統于2015年8月17日正式開始在中國銷售。
日立智尋是日立北工大對于視頻大數據在解決公共安全等領域中起到的關鍵作用有充分認識的基礎上,歷經多年研發而成的最新一代高速人臉檢索與識別系統,擁有業界領先的技術與性能。該產品可廣泛應用于構建城市治安防控網絡,為現有的視頻監控平臺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日立通過對人像特征抽取算法及高速檢索引擎的長期研究,結合深度學習和自動矯正等新技術的應用,使得人臉檢索與識別技術克服了諸多使用條件的限制,系統核心功能和性能都取得了質的飛躍。
在功能方面,同類系統要求識別對象的兩眼間像素不少于50像素,日立智尋則只需臉部整體達到30*40像素,大大提高了動態人臉檢索與識別的實用性。日立智尋通過獨特的“跨場景人臉檢索”與“精確定位人臉識別”相結合的應用方式,超越了現有動態人臉識別技術的局限性。
在性能方面,日立智尋擁有能在1秒鐘內從1億張圖片中直接反饋結果的以圖搜圖技術。視頻監控會產生海量數據,以一個街區安裝10個攝像頭,每個攝像頭以25幀/秒的速率拍攝為例計算,僅一個月所積累的靜態圖像就有約6.5億張。日立智尋的快速檢索技術,可以有效解決在視頻數據中“大海撈針”的困擾。
日立北工大計劃在2016年底將日立智尋提供給上百家客戶。總經理松崎勝彥表示,該系統的廣泛應用,必將促進整個安防產業的進步。
“智尋”高速人臉檢索與識別系統的操作界面(上)及應用領域(右)
經國家工信部的評估審核,日立電梯(中國)有限公司順利通過了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認定,并在近期被廣東省授予首批通過信息化和工業化管理體系評定企業的獎牌和證書。
由于在信息化和工業化建設中的突出表現,日立電梯在2014年入選“2014年廣東省‘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試點企業”,攜手廣東省兩化融合創新中心啟動了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項目。在兩化融合的背景下,日立電梯圍繞企業戰略目標,以打造“安全、安心、便捷”的電梯研發新型能力為目標,將信息化作為企業的內部發展因素,夯實工業化基礎,推進數據、技術、業務流程、組織結構的互動創新和持續優化,充分挖掘資源配置潛力。目前日立電梯已建立起“5+1全球研發體系”,擁有亞洲研發中心、上海研發中心、扶梯研發中心,日立電梯電機、日濱科技5大研發基地,構筑了國際電梯技術交流和前沿技術研究基地網絡。同時,日立電梯也是廣東省首批“高新技術企業”及“企業技術中心”,成立了行業首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國家認可電子實驗室”及海外研究室,擁有高度在國內首屈一指的電梯試驗塔,用于超高速、大容量電梯的試驗驗證,研發試驗設施條件處全國領先水平。
近日,《中國日立集團可持續發展報告2014.4~2015.3》正式發布。這是日立(中國)有限公司繼2005年以來連續第11年在中國發布相關報告,并首次實行了完全現地編撰的制作方式。報告對2014年4月至2015年3月期間中國日立集團在履行社會責任各方面的實踐活動進行了全面總結,展現了“通過優秀的自主技術和產品開發貢獻于社會”的企業理念,表達了日立集團與中國社會同發展、共成長的美好愿望。
此次發布的報告,從中國日立集團的發展歷程及現有事業領域、經營戰略與CSR管理框架、日立的創新實踐三方面,系統闡述了中國日立集團“以事業貢獻社會”的理念,并從運營管理、品質保證、人才培養、環境保護、社會公益五大方面梳理了中國日立集團在履行社會責任道路上所做出的努力及取得的進展,詳細介紹了中國日立集團利用自身優勢——將基礎設施技術與IT相融合,以更多環保型、智能型產品及服務支持中國信息通信、基礎設施、物流、建筑機械等相關產業發展,為中國社會發展、實現富足生活所做出的貢獻。
2015年6月28日,由日立建機(中國)有限公司舉辦的第二屆日立建機工廠開放日活動拉開帷幕,百余名員工家屬齊聚合肥工廠,共同度過了一個愉快而難忘的周末。通過別開生面的活動和互動,家屬們不僅能夠親身感受日立建機工廠優越的工作氛圍,更能了解產品知識,并深入理解日立的企業文化。此次工廠開放日活動吸引了日立建機在中國各家企業的員工及員工家屬共計200余人參加,活動現場氣氛歡樂而熱烈。
親子體驗挖掘機操作
日立用創新回應社會所面臨的課題。日立在2017年度的合并銷售額達到93,686億日元,員工約307,275名。日立作為社會創新事業的全球領軍者,開展的業務涉及電力、能源、產業、流通、水、城市建設、公共、醫療健康等領域,通過與客戶的協創提供優質解決方案。詳情請參見日立全球官方網站(www.hitachi.com)。
中國是日立最為重要的市場之一。截止到2017年度末,日立集團在中國擁有143家集團企業,正式員工約44,080名,在中國市場的銷售額達到10,410億日元,約占日立集團全球總銷售額的11%。日立致力于通過"社會創新事業"為中國的社會發展及產業升級做出積極貢獻。詳細信息請參見日立中國的官方網站(www.xxhh123.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