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王株式會社(社長?長谷部佳宏)與株式會社日立制作所(執行役社長兼COO?小島啟二)合作,運用后者的AI及數理優化技術,為擔當消費品店鋪支援的花王field marketing株式會社構建了一個自動店鋪巡訪計劃制定系統,旨在提高業務效率,助力業績提升。該系統已于近期正式投入使用。
為應對消費者日益復雜的需求和不斷變化的購買習慣,實體店優化成為重要課題。花王field marketing株式會社負責銷售店鋪支援的約2,000名企劃員,通過對全國各店鋪的巡訪,提供能滿足顧客需求又兼顧購買便利性的實體店方案以助力業績提升,同時還參與如店鋪裝修支持、新店陳列規劃等實體店構建工作。
以往,在日本國內約60個區域的巡訪計劃都是由負責制定計劃的員工憑借經驗,耗費大量時間和人工制定而成。制定時還必須考慮諸如各店鋪的需求和期望作業時間、企劃員的日程安排、業務計劃、技術和專長、以及往返巡訪目的地的交通時間等各種制約條件。
而現在,導入日立Lumada解決方案——“Hitachi AI Technology /智能優化計劃解決方案”(以下簡稱“此項服務”),可以使計劃制定流程公式化、數字化,通過運用統一的規則自動制定更優化的計劃,減少此項工作所需的時間和成本,從而提高店鋪支援工作的效率,實現業務計劃的合理、公平化。
此項服務不僅能迅速自動導出已充分考慮多種制約條件后形成的既存最優方案,還能根據業務條件的變化不斷學習、從歷史數據中總結特征,制定更高效的計劃。由此,每年用于制定計劃所需的時間預計能由原來的數萬小時縮減至一半,以便推進更富創造性的提案活動,使業務執行高效化,提高生產效率。
日立發揮同時擁有IT、OT(Operational Technology)、產品的優勢,運用Lumada將業務現場和經營、供應鏈連接起來,提供實現整體優化的全方位一體化解決方案,此次協創便是這一舉措的實際應用。
今后,日立將活用此次協創中收獲的技術、經驗,在零售業、制造業等廣泛領域推廣應用本服務,通過支持推進客戶的數字化轉型(DX) ,為提高社會、環境、經濟價值做出貢獻。
竣工示意圖:新質子線治療設施(左)· 原有質子線治療設施(右)
株式會社日立制作所(以下簡稱,日立)從筑波大學獲得了通過PFI模式(PFI(Private Finance Initiative)模式:利用民間的資金、經營能力、技術、管理等優勢,進行公共設施的建設、運營、維護管理等。)進行質子設施整備運行在內的全套訂單,包括1套質子線癌癥治療系統、新質子設施的設計建設和維護管理等,相關協議已于2021年9月30日完成簽署。新設施采納了日立的緊湊型配置方案,將引進包括1套加速器和2間旋轉機架治療室在內的質子線癌癥治療系統。該設施預計將于2025年夏季左右開始正式投入使用,其后20年間的設施運營也將由日立進行。
筑波大學自2001年引進日立質子線治療系統后已經過去了近20年,由于設施逐漸老化,此次決定重新進行設施整備。待新設施完工后,將從原有設施遷入新系統。拿下已經導入質子線治療設施的客戶的二次訂單,在日本國內尚屬首次。
<背景情況及未來預期>
筑波大學從1983年起開始使用質子加速器進行癌癥治療,在世界上處于領先地位。2001年筑波大學引進日立的質子線治療系統,目前為止已為6,000名以上的癌癥患者提供了質子治療。今后,筑波大學作為日本國內外代表性的放射性治療的研究、教育、臨床據點,面向更高的發展目標,日立將與其強強聯合,推進新質子治療設施的整備工作。此外,筑波大學還將和日立開展合作,針對小兒癌癥、肝臟和肺部等伴隨呼吸而產生移動的器官的腫瘤(移動性腫瘤)等方面的治療技術進行共同研究。
日立希望通過努力推動本事業順利進行,向從兒童到高齡的患者提供溫和的癌癥治療,維持并提高患者治療后的QoL(Quality of life)等。同時,也希望能為粒子線癌癥治療系統在世界范圍的普及和微創型癌癥治療的進一步發展做出貢獻。
株式會社日立制作所(以下簡稱,日立)從中國美的控股下屬的和祐國際醫院項目獲得了1臺質子重離子一體型癌癥治療系統訂單。12月10日,雙方舉行了簽字儀式。
日立的質子重離子一體型癌癥治療系統可以在1臺加速器中生成質子線和重離子線兩種放射線,由此,醫院可以根據患者的癥狀和部位更加靈活地選擇相應的治療方法。此次日立提供的系統具有3間治療室,包括1間進行質子治療的360°旋轉機架治療室以及2間進行碳離子治療的固定束照射治療室,系統具備針對呼吸運動器官腫瘤的動體追蹤技術(RGPT)*1和可根據腫瘤形狀進行照射的點掃描照射技術(SSPT)*2,同時質子治療室內的旋轉機架上配備錐形束CT(CBCT)*3系統。
和祐國際醫院全景(完成預想圖)
<關于和祐國際醫院項目>
此次引進本系統的是和祐國際醫院項目。此項目是美的創始人何享健先生通過美的控股有限公司投資的一家擁有1,500張床位的非營利性三甲綜合醫院。該醫院位于何先生家鄉佛山市順德區。和祐國際醫院項目引進日立質子重離子一體型癌癥治療系統,對醫院未來的腫瘤醫學中心吸引高端專業人才,開展臨床科研,推動研發合作等將產生重要影響;對延長腫瘤患者的生存期、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具有極重要的意義,是腫瘤患者的一大福音。
<關于中國的粒子線治療>
中國目前已經投入運營的粒子線治療設施數量不多,但是近年來新建項目增加,預計今后將快速發展。和祐國際醫院所在的中國華南地區*4目前還沒有質子重離子一體型癌癥治療設施,預計本設施將成為華南地區首家同時兼顧質子治療和重離子治療的癌癥治療設施。通過本項目,日立公司將為提高當地及周邊地區癌癥患者的QoL(Quality of Life)做出貢獻。
“雷神Hi-X”上搭載的日立安斯泰莫逆變器
日立安斯泰莫株式會社(代表取締役、總裁&CEO:Brice Koch/以下簡稱,日立安斯泰莫)生產的逆變器,已搭載至吉利汽車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書福/以下簡稱,吉利汽車)的混合動力平臺“雷神 Hi-X”。
吉利汽車作為汽車制造大型企業,隸屬中國浙江吉利控股集團。面對中國不斷擴大的電動汽車市場,吉利汽車積極推動電動化業務。今年11月,吉利汽車推出了旗下全球動力總成品牌“雷神動力(Leishen Power)”,“雷神Hi-X”作為該品牌的主力混合動力平臺,此次搭載了日立安斯泰莫生產的逆變器。
應用于“雷神Hi-X”的日立安斯泰莫逆變器,采用了日立特別研發的雙面直冷功率模塊,實現了小型化及高功率輸出,并因已擁有多種車型混合動力系統的應用實績而廣受好評。未來三年,“雷神Hi-X”計劃將于20款車型上投入使用。
今后,日立安斯泰莫將繼續提供助力安全性、舒適性和環保的先進移動解決方案,提升企業的“社會價值”、“環境價值”和“經濟價值”,為改善人們的生活品質、提高客戶的企業價值,以及實現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
質子線治療系統
株式會社日立制作所(以下簡稱“日立”)向德州會集團旗下湘南鐮倉綜合醫院“湘南鐮倉先端醫療中心”提供的日立小型化質子線治療系統(以下簡稱“本系統”)于2022年1月31日正式開始治療患者。本系統是日立投入市場的首套小型化質子線治療系統。
醫療法人德州會在全日本擁有約400家醫療和養老機構。湘南鐮倉先端醫療中心緊鄰湘南鐮倉綜合醫院建設,是提供包括先進放射線治療在內的全面癌癥治療的先進醫療設施。到目前為止,該設施所在的神奈川縣內尚沒有質子線治療設施。縮小占地面積的小型化質子線治療系統使在有限的空間內安裝成為可能,實現了靠近市中心的質子線治療設施的建設。
<該系統特征>
隨著世界范圍內對質子線治療系統小型化的需求擴大,日立開發了專門針對單室需求的質子線治療系統。該系統通過優化設備的配置,將安裝面積縮小到以往系統的70%,實現了在都市區域有限的占地范圍內可安裝設備,同時也減少了相關費用縮短了建設周期。該系統配有可根據腫瘤形狀照射的點掃描照射技術,360度旋轉機架搭載有可以高精度定位的錐形束CT*1,同時配備動體追蹤*2系統等先進技術,兼具小型化和高功能的特點。
日立將加快粒子線癌癥治療系統在全球的發展,在為世界范圍內的癌癥治療做出貢獻的同時,進一步擴大醫療健康事業。
日立安斯泰莫株式會社(代表取締役、總裁&CEO:Brice Koch/下略稱為“日立安斯泰莫”)在中國的統括公司——日立安斯泰莫汽車系統(中國)有限公司(總裁:僧偉利/下略稱為“日立安斯泰莫汽車系統”)將出展4月19日到4月28日在上海舉辦的“第19屆上海國際汽車工業展覽會(2021上海車展)”,展現公司在提升安全性、舒適性和綠色環保領域的先進移動出行方案。
作為世界最大的汽車市場,中國政府提出了2030年實現“碳達峰”與2060年實現“碳中和”的目標, 并正在商討在2035年將銷售的所有新車都改為環保型車輛,50%為以純電動汽車為核心的新能源汽車,剩余50%為混合動力車。同時,在減少交通事故、緩解擁堵、減輕駕駛員負擔等方面,人們寄希望于通過車輛本身來解決社會課題,例如ADAS(先進駕駛輔助系統)相關產品,目前在全球的需求就在不斷攀升,中國市場更是有望日益擴大。
日立安斯泰莫會緊隨中國市場的發展趨勢,提供支持汽車和摩托車開發的先進移動出行方案。借此次上海車展之際,日立安斯泰莫將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1.2館(展位號:5BE071)集中展出電動化、自動駕駛等汽車和摩托車主流產品和技術,分享給業內專業人士和廣大客戶。
2021年4月19日,第十九屆上海國際汽車展覽會(以下簡稱為“2021上海車展”)在國家會展中心拉開帷幕,國際領先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日立安斯泰莫株式會社(以下簡稱為“日立安斯泰莫”,代表取締役、總裁&CEO:Brice Koch)的中國區總部——日立安斯泰莫汽車系統(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為“日立安斯泰莫汽車系統”,總裁:僧偉利)以全新品牌形象閃耀登場,這是該品牌在中國的首次亮相,標志著日立安斯泰莫在中國市場的全新起航,吸引了業界的巨大關注。與此同時,數項先進技術和產品的集中展示,充分展現了日立安斯泰莫充滿活力的創新能力和引領技術發展的行業領先地位。
借助2021上海車展這一國際平臺,日立安斯泰莫汽車系統在中國市場揚帆起航。今后,日立安斯泰莫將繼續通過提供有助于提高安全性、舒適性和環境保護的先進移動出行解決方案,提升企業的社會價值、環境價值和經濟價值,為改善人們的生活品質、客戶的企業增值,實現世界的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 寧吉喆 發表致辭(線上)
2021年7月15日,為促進中日企業間的交流合作,在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以下簡稱:國家發展改革委)的指導下,日立在成都舉辦了主題為“日立技術助力成渝高質量發展”的經濟技術交流會。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寧吉喆(線上)、成都市副市長劉筱柳、國家發展改革委地區司副司長安利民、成都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蔣明、日本國駐重慶總領事館總領事 渡邊信之、株式會社日立制作所(以下簡稱:日立)執行役會長兼CEO東原敏昭(線上)、執行役常務 中國總代表 依田隆和相關事業負責人,以及來自四川省、重慶市相關單位,和數字化轉型、醫養健康、智能交通、低碳環保等領域的200余名企業及行業協會代表參會。
交流會開始,寧吉喆副主任以視頻方式致辭,他表示,近年來中日經濟社會領域務實合作不斷深化,雙方充分發揮各自比較優勢,拓展在數字經濟、醫療健康、養老護理等新興領域的務實合作,為兩國政企人士提供了一個很好的交流平臺。中日在數字產業合作、攜手應對老齡化方面合作潛力巨大。希望日立公司與中國在數字經濟、健康養老、地方發展合作等領域開展更加深入的務實合作,充分發揮資金、人才、技術優勢,協同相關企業與機構,助力中國成渝地區高質量發展。安利民副司長介紹了中日地方發展合作整體情況,蔣明副主任就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進行解讀并介紹了成渝地區中日經貿合作。與會代表們還圍繞技術創新提升人民生活質量、智能交通便捷出行、數字化康養、綠色能源助力實現碳中和等領域進行了互動交流。
日立制作所執行役常務 中國總代表 依田隆
同時,日立執行役會長兼CEO東原敏昭也通過視頻的方式進行發言,介紹了日立的經營愿景。日立執行役常務、中國總代表依田隆就日立集團的中國事業戰略進行了詳細說明。分科會上,日立安斯泰莫全球高級副總裁、中國區總裁僧偉利,日立ABB電網全球執行副總裁、大中華區總裁張金泉,日立(中國)有限公司數字解決方案部副總經理王楨分別就日立在先進移動技術、現代電力系統、智慧城市建設領域的構想及解決方案發表了相關演講。
近年來,日立集團一直在通過技術交流會的形式,圍繞創新、數字經濟、健康養老、環境等主題,面向中國企業及地方政府介紹日立所開展的事業及相關技術,把握需求以期創造新的經濟價值。2019年5月日立與國家發展改革委在北京簽署了有關領域合作的諒解備忘錄。本次在國家發展改革委的指導下舉辦大型交流活動,旨在促進日立集團今后在“智能移動出行”“能源環境”“數字化康養”等領域與成渝地區相關政府機構、企業及科研機構開展友好交流。
日立展位
2021年11月5日,由商務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主辦的“第四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China International Expo,簡稱CIIE)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隆重開幕(11月5日至10日)。作為世界上首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大型國家級展會,本屆CIIE企業商業展的面積超36萬平方米,參展企業近3,000家。
株式會社日立制作所(執行役社長兼COO:小島 啟二 / 以下簡稱,日立)繼2018年首次參展之后,今年第四次攜手在華各集團公司聯合出展,于“技術裝備”展區設置了總面積510平方米的展臺(3號館3B3-001)。此次,日立以價值創造為起點,圍繞“環境(Environment)”“強韌(Resilience)”“安心·安全(Security and Safety)”三大重點領域,重點介紹針對多種社會課題所提供的眾多先進技術、優質產品及解決方案。
在“環境(Environment)”主題區域,日立展示了一系列為實現脫碳化做貢獻的產品和解決方案。例如,日立ABB電網展示的構建未來可持續能源系統的先進解決方案,涵蓋可再生能源高效利用、電能質量、數字化電網、智能交通和環保產品等多個領域;日立安斯泰莫提供高效驅動電機、高功率逆變器等電動動力系統,通過前瞻性的移動出行解決方案,為可持續發展的未來做出貢獻。同時,還展出了舒適、安全、可靠的鐵路系統及有助于應對環境污染的鑄造模擬系統ADSTEFAN。
在“強韌(Resilience)”主題區域,日立帶來了助力構建強韌社會的產品和解決方案,通過數字技術為可持續發展的公共服務和企業活動提供支援。例如,日立建機立足社會和客戶需求,秉承為構建穩定的基礎設施做出貢獻的理念,運用成熟的技術研制出了高品質高耐用的ZX490LCH打樁機;日立解決方案提供CaaS容器云解決方案和RPA業務自動化解決方案等;另外,還包括CMMS設備資產管理系統、HITSODAS鋼鐵智能作業支援解決方案群等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成本的可持續性解決方案及尖端產業設備。
在“安心·安全(Security and Safety)”主題區域,日立出展了為人們的幸福生活做貢獻的諸多先進技術產品。例如,日立的“粒子線癌癥治療系統”,該系統已被全球多所著名醫院采用,治療患者人數達60,000名以上,擁有優秀的業績和高可靠性;日立電梯推出了全面升級的FI-700客流管理系統等樓宇客流解決方案,使樓宇交通更加智能、高效、安全,打造智創客流新體驗;此外,還包括日立安斯泰莫的自動駕駛領先產品、日立診斷的實驗室自動化解決方案、物理安全綜合解決方案及智能養老解決方案等一系列技術產品。
日立于20世紀60年代來到中國,成為早期進入中國市場的少數外資企業之一。中國是日立最重要的市場之一。日立出展本次進口博覽會,旨在繼續加速符合中國發展方向的社會創新事業,助力中國產業升級的實現和對外開放水平的提高,以實際行動提升中國人民的生活質量(QoL)。未來,日立將繼續發揮“OT x IT x產品”的優勢,與更多伙伴開展協創,致力于“環境(Environment)”“強韌(Resilience)”“安心·安全(Security and Safety)”三大重點領域的價值創造,運用Lumada提供滿足客戶及社會需求的數字解決方案。
日立通過社會創新事業,運用數據和技術革新社會基礎設施,為實現人們的幸福生活和構建可持續發展社會做出貢獻。日立致力于“環境(保護地球環境)”“強韌(Resilience,企業業務的持續性和社會基礎設施的韌性)”“安心·安全(人們健康舒適的生活)” 三大重點方向的價值創造。在IT、能源、產業、移動、生活、汽車系統六大領域,運用融合OT、IT及產品的Lumada解決方案,解決客戶和社會課題。2020年度的合并銷售額達到87,291億日元(約5,199億元),截至2021年3月末,連結子公司達871家,全球員工約35萬名。
詳情請參見日立全球官方網站(www.hitachi.com)。
中國是日立最為重要的市場之一。截止到2021年3月末,日立集團在中國擁有144家集團企業,正式員工約5萬名,在中國市場的銷售額達到10,432億日元(約621億元),約占日立集團全球總銷售額的12%。日立致力于通過“社會創新事業”為中國的社會發展及產業升級做出積極貢獻。
詳細信息請參見日立中國的官方網站(www.xxhh123.cn)。